close

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是從簡入繁的,中國歷史上則是先有「陰陽」這個簡單的對偶範疇系統,而後才有「五行」這個較為複雜的分類系統。「陰陽」雖然出現的很早,但是在中國最古老的甲骨文文字中卻沒有出現陰陽一詞,只出現了「陽」和「晦」兩字,考古學家相信「晦」字是「陰」這個字的前身,雖然在考證中無法被證實,但「晦」與「陰」這兩字的字義卻是相似的。「陽」是太陽以及陽光之意;「晦」則是指太陽被雲所遮蔽的意思,之後兩字集合成「陰陽」一詞,表示人們對自然界有了初步的概念化理解。

「陰陽」在殷商初期亦是表示一種晝夜交替的自然現象,到了西周初期則演變成方位與地形考量有關的辭彙。在「五經」中的《詩經》有言:「 既景迺岡,相其陰陽,觀其流泉。」這句話的意思是登上山崗並以日影來確定山的方向,以及水流的方向。「五經」中的《尚書》亦言: 「南至於華陰,東至於底柱。」與「既修太原,至于岳陽。」說明「華陰」代表著山之北;「岳陽」代表著山之南,當時的「陰陽」一詞有了相對的方向概念。「五經」之首《易經》,被視為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典籍之一。《易經》使「陰陽」發展成八卦到六十四卦的符號系統,來作為解釋宇宙的工具,其中的符號 ― 與––分別代表著「陽」與「陰」,分別稱為陽爻與陰爻,其符號一直被視為是「陰陽」的具體象徵。上述的歷史沿革有點囉嗦,簡單來說就是事物皆有相對、正反的現象或性質,劉長林先生在著作《中國系統思維》中,明確的將「 陰陽」定義,如下表:

 

暗晦、沉靜、向後、向下、寒涼、虛空、內藏、壓縮、凝聚、閉闔

明亮、活躍、向前、向上、溫熱、充實、外露、伸張、擴展、開放

 

「陰陽」來表示一種相對的概念,再怎麼樣,也只有兩種。當人們的視野更寬、更大之後,相對的兩種概念怎麼足夠?前面一章我們提到早期的人類要面對飛禽走獸與「天」的威脅,生命延續的挑戰讓我們產生「命」觀念。同時,人類們也對這些自然界現象產生神靈崇拜的行為,因為當時人們相信這些神靈力量能影響與控制人類的生命,這種普遍將自然現象神格化的朝代是殷商時期,在那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日神、河神、雲神、風神、雨神、雪神、社祉、四方之神、山神等神祇。古漢人對自然現象的崇拜,逐漸產生「木」、「火」、「土」、「金」、「水」等五類對於自然現象的分類觀念,這五類稱為「五行」。《尚書》是目前歷史文獻記載上,第一次出現「五行」一詞的典籍,其言:「有扈氏威侮五行,怠棄三正......」這裡的五行並非代表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的五種分類,只是當時的人們慣用於「五」來敘事。為什麼要用「五」來敘事呢?「陰陽」可以將事物分成兩種,即是表達了「二」的觀念,從前述我們可以知道「三」代表著多數、多次的概念,若還要更精確敘事的時候怎麼辦呢?將手指伸出來,我們發現人類的一隻手上有五根手指頭,小朋友在初學算數的時候,通常會比出自己的手指來幫助自己計算,久而久之,當小朋友掌握算數愈好之後,就不會有這種行為。用「五」來敘事是很樸實、很原始的,在語言與文字尚未普遍的時代,人類可以完全使用手指頭來表現事物的情況、性質、方位等,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仔細。

《尚書》一書亦言:「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水曰潤下,火曰炎上,木曰曲直,金曰從革,土爰稼穡。」這段文字制定出「五行」的物性與屬性的分類意涵。以白話來說,「水」的屬性是滋潤、下行、寒涼、閉藏等性質或作用之事物;「火」的屬性是溫熱、向上等性質或作用之事物;「木」的屬性是生長、生發、伸展、屈曲、條達、舒暢等性質或作用之事物;「金」的屬性是沈降、肅殺、收斂等性質或作用之事物;「土」的屬性是生化、承載、受納等性質或作用之事物。五行之間最為有趣的是大家所熟知的生剋、相互作用的道理,墨子曾言:「火離然,火鑠金:火多也。金靡炭:金多也。」這裡說的是一種簡單的物理現象,火能熔化金,所以「火」占優勢,但如果「金」多則可勝少量之炭火,量的多寡是關鍵。墨子其實只提到五行之間可能相互作用或影響,五行之間並沒有一定的生剋模式。

鄒衍是第一位賦與五行相剋秩序的戰國時代學者,他並沒有流傳下來他自己本身的著作,但在《呂氏春秋》或在《史記》中都有片斷的記載他的理論。五行之間怎麼相互作用,那一個勝過那一個,鄒衍給予了一個可以循環的次序。什麼是五行的循環次序呢?木剋土,土剋水,水剋火,火剋金,金剋木,然後木又能剋土,這次序無限的循環下去。這個相剋次序是人們不斷的觀察自然界之後,所得出來的結論。鄒衍所制定的五行相剋次序不只是解釋自然界的現象,還能藉此詮釋政權輪替的現象。在《呂氏春秋》中,我們可以看見五行配合顏色與自然現象可以來解釋歷史,並且能夠預測下一個政權的興起。這種以五行相剋之理來預測未來的思維,可以說是紫微斗數或八字命理的先祖,一切都源自這一思維。其內容是這樣的:上古的黃帝時期為「土」的文化―人們常見到大蛇,蛇為爬蟲類象徵五行之「土」,土的顏色為黃色,人們亦崇尚黃色,其原因可能是當時的人們崇拜太陽為神祇所產生的聯想;夏朝時期為「木」的文化―人們見到草木異常茂盛,甚至在秋冬時期都不會凋零,草木為五行之「木」,木的顏色為青色,人們亦崇尚青色,其原因可能是當時的華北十分溫暖,或表示當時的人們已有以木頭來製做器具與建築的能力;商朝時期為「金」的文化―人們能從河水中發掘金屬,金屬為五行之「金」,金的顏色為白色,人們亦崇尚白色,在青銅器發展巔峰的商代,人們能夠發掘並鍛冶金屬並不稀奇,可能有人質疑說:青銅器會是白色嗎?嚴格來說應該是鐵灰色或是鐵青色,因為當時的顏色分類還不多,所以金屬色的東西都包含在白色裡;周朝時期為「火」的文化―人們常見到紅色的鳥聚集在周的領地,紅色鳥為五行之「火」, 火的顏色為赤色(紅色),人們亦崇尚赤色,周公制禮作樂,整個中華文明的水準正在上升中,火、赤色皆為文明變革的象徵。黃帝時期為「土」,夏朝時期為「木」,商朝時期為「金」,周朝時期為「火」,土被木所剋,所以夏朝取代黃帝;木被金所剋,所以商朝取代夏朝;金被火所剋,所以周朝取代商朝。那火被什麼所剋呢?鄒衍認為火會被水所剋,水的顏色為黑色,黑色亦是嚴刑峻法的表徵,所以預言崇尚黑色的國家能取代周朝,這個能取代周朝的國家是秦國,也就是後來的秦朝。

依著這樣的邏輯,土能剋水,秦朝最後會被崇尚黃色的國家所取代。以文明的發展上來看,黃帝時期因崇拜太陽而崇尚黃色,夏朝時期因善於使用木頭而崇尚青色,商朝時期因善於冶金而崇尚白色,這都還保有人類學的意義。之後,鄒衍硬將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等五行都涵括進歷史的演變之中,創建了「五德終始」的政治預測學,現在看起來顯得有點牽強附會。但不管怎麼樣,平民老百姓已知曉五行相剋的道理,並能使用這套規律的法則來預知未來,對於「天」的制約開始多一些理解,對於自身之「命」的無奈感亦降低了許多。

這樣五行相剋的循環規則,像一個百寶箱一樣,將其他的概念範疇如陰陽、四季、天干、地支等都納入其中。我們都能夠理解什麼叫物極必反,「陰」到了極限則變為「陽」;「陽」到了極限則變為「陰」,陰天久了會出太陽,天氣晴朗久了還是會下雨的,白天與黑夜總是不斷的交替著。在殷商時期,人們只將一年分為「春」與「冬」兩個季節,並用「陰陽」來表示。「陰」表示寒冷是「冬」;「陽」表示炎熱是「春」,一直到了西周時期才逐漸加了「秋」與「夏」。因為在西周時期的人們已體察到四季的更迭與變化,知道每個季節所吹的風向是不同的,春天是東風,夏天是南風,秋天是西風,冬天是北風,而且不同季節的風有溫、熱、涼、冷、乾、濕的感覺上的差異,不同風向和感覺差異成為周人判斷四季更迭的方法。總之,「陰陽」原本就是一種循環的概念,春、夏、秋、冬「四季」亦是。我們可以這樣說,「陰陽」與「四季」直接影響了「五行」的發展,原本五行只是一種分類的觀念,受到陰陽與四季中的循環概念的影響,導致五行相剋也如同陰陽與四季一般,無限的循環下去。五行相剋到了西漢初期,顯得不夠用,漢帝國是個幅員遼闊的皇朝,領導者需要更仔細的典章制度才能有效統治。漢武帝時期的大儒董仲舒,將陰陽、五行、四季、天干、地支等概念結合成一個統一的系統,並使用它來建制帝國的倫理規範和社會制度。董仲舒賦與五行之間相生的模式,在其著作《春秋繁露》中提到:「天有五行,木火土金水是也。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,水生木。」五行相剋(相勝)與相生形成了一個模式,如下圖:

命2.png

董仲舒亦將「陰陽」與「五行」配「四季」,在《春秋繁露》有言:「故少陽因木而起,助春之生也;太陽因火而起,助夏之養也;少陰因金而起,助秋之成也;太陰因水而起,助冬之藏也。」春之時,少陽因木而興,正有利於萬物生起;夏之際,太陽因火而發,對萬物的養成有幫助;秋之季,少陰因金而出,可以成就萬物的現實形態;冬之令,太陰因水而生,萬物的品格、性質須收斂才會更有利益。東漢史學家班固著有《白虎通義》,此書記錄了皇帝與群臣會議的內容,關於陰陽五行的義理也記載在其中,當時人們對於五行已產生了量化的觀念,其言:「春木旺,火相,水休,金囚,土死。夏火旺,土相,木休,水囚,金死。秋金旺,水相,土休,火囚,木死。冬水旺,木相,金休,土囚,火死。四季土旺,金相,火休,木囚,水死。」 春天時,「木」的能量最旺;木能生火,「火」的能量次之;水因為生木,所以「水」為休眠狀態,其能量排第三;金雖然能剋木,但是金的能量強不過木,所以「金」為囚禁的狀態,此為第四;木強而剋土,所以「土」是死寂的,此為第五。夏為火旺、秋為金旺、冬為水旺、四季為土旺,每個季節的五行能量是不同的,其能量從最強到最弱依序為旺、相、休、囚、死等五種狀態,我們可以整理如下表:

 

 

 

 

四季

 

 

 

 

我們可以從字體的顏色來分別,春天時「木」的能量最強,再來是冬季,再來是夏季,再來是四季,再來是秋季,其他五行的強弱以此類推。為什麼是「四季」為「土」?我們知道董仲舒並沒有將「土」納入四季之中,「土」亦不能代表任何一個季節,在《白虎通義》中「土」代表四個季節的總合。然而,這是有典故的,古人早就知道風會因為季節而改變,季風吹的方向因季節而不同,到了西周時期,人們認為在版圖中央的地方,可以管理四個方向的風,因此「五行」亦代表東、南、西、北和中央等五個方位。「少陽 — 春 — 木」為東方;「太陽 — 夏 — 火」為南方;「少陰 — 秋 — 金」為西方;「太陰 — 冬 — 水」為北方;「四季 — 土」為中央。從地理上來解讀,中央就是中原,即是現在的河南省,歷史上經常是帝王所居與定都之地。從中央往東邊走,會到了山東省這富饒之地、魚米之鄉,生氣蓬勃的景象象徵五行之「木」,身體的感受如春天般的溫暖;走到北方則寒冷,如冬天;相對的到了南方則愈炎熱,如夏天;走到河西走廊,甚至以西,我們可以看到一片荒漠的西域景觀,如秋天般蕭瑟。總之,整個系統愈來愈複雜了,我們可以統合成下圖來理解:

命3.png

arrow
arrow

    Retropy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